——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巴基斯坦公益项目侧记
中国经济导报、中国发展网记者 张晓哲报道
9月9日下午,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,23岁的巴基斯坦青年抵达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,开启了他为期一年的中国求学之旅。他的名字叫艾哈迈德·纳西姆,来自一个普通的巴基斯坦家庭。
纳西姆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16年4月19日,他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(简称基金会)邀请的巴基斯坦社会治理研修团成员之一。正是那一次的梦幻之旅,让这位巴基斯坦青年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为了帮助纳西姆实现他的'中国梦',基金会、中国海外港口控股(巴基斯坦)有限公司和河南工业大学经过多方努力,终于在今年9月让纳西姆梦想成真。而这个梦的开始,正是因为他父亲的一次善举。
就在纳西姆前往中国留学前,在他的家乡瓜达尔港法曲尔区,一座崭新的学校——'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公立小学'(简称中巴小学)顺利竣工。2016年9月1日,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出席并见证了中巴小学移交仪式。
中巴小学由基金会出资援建,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(简称中交四航院)承建,占地面积约为752.44平方米,学校的建设用地就是纳西姆的父亲无偿捐赠的。老人的善举,不仅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困难,也得到了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尊重。
2016年8月31日,基金会前往小学验收考察,并为学生准备了书包、文具等学习用品。那天,纳西姆早早就在学校等候,协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向学生发放书包。
在向1~3年级学生发放书包时,纳西姆和工作人员发现学生们的身高差距非常大。其中,有一名学生的身高远高于其他学生。经询问了解到,这名学生已经10岁了,但是由于村子附近没有学校,一直没有上过学。正是有了中巴小学,他才有了上学的机会。
中巴小学从2015年7月27日考察调研到2016年8月15日顺利竣工,总用时13个月,实际建设周期仅为10个月。中交四航院克服种种困难,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。在施工过程中,每天都有当地村民在工地附近围观,期盼新学校的落成。村民们及参与安保的军方人员对中国人民的善举交口称赞,并提供很多帮助。
2016年8月26日,中巴小学正式运营,121名学生先期入学。听闻小学建成,邻近村子的学生慕名而来,踊跃报名,实际报名人数竟然达到450余人,远远超过小学设计人数。9月1日谢里夫总理来校访问时,巴方陪同人员问迎接的孩子们来自哪里,一位孩子自豪地说:'我来自中国小学。'
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,修建中巴小学和邀请巴基斯坦社会治理研修团来华访问,仅仅是基金会在巴基斯坦公益项目的一部分,'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,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'对纳西姆来说,他的圆梦之旅已经开始。可以期待,他在中国学有所成,成为中巴两国人民友谊的使者和桥梁。